返回列表 发帖
键盘键位调整主要表现在PgUp及PgDn上,新的设计将两个按键设计与方向键附近,并且尺寸极小,这是基于PgUp及PgDn两个功能键使用几率极低考虑的,而使用几率较高的Delte、End键更加舒展,这基本与SL系列类似,但与T系列有不小区别。当然,经过一段实际适应后,适应效率也基本相当。

3.jpg (41.7 KB)

3.jpg

TOP

指点杆空间的调整是Edge E30特有的设计,之前指点杆与按键空间较小,容易在操作指点杆时触动周围按键,新的设计加大了指点杆周围空间,操作幅度可以更大。

4.jpg (35.56 KB)

4.jpg

TOP

至于其他方面,Edge E30仍然设计了双鼠标,即指点杆与触摸板并存,另外红蓝条设计重回经典设计。左右键的手感也雷同与经典ThinkPad,几无二致。

5.jpg (28.58 KB)

5.jpg

TOP

值得提及的是,Edge E30处心积虑设计的腕托深度达8.2厘米,笔者长时间体验后认为,其舒适性很出色,手腕可以完全放于其上。并且腕托面的工艺也比较“养手”,只是左腕托温度稍稍偏高,长时间使用时可以感觉到热量。

6.jpg (31.59 KB)

6.jpg

TOP

●底部工艺出色 没有了导流孔

Edge E30底部外观设计同样大为改变,与传统ThinkPad有明显不同。不过,Edge E30工艺仍然极为出色,特别是金属材料,以及许多细节设计,都堪称上佳。

Edge E30底部中央部分有可供用户拆卸升级的窗口,打开5颗螺丝后,即可轻松升级硬盘、内存及无线网卡等配件。值得注意的是,Edge E30可拆卸背板为质地上佳的金属材料,并且散热孔处还设计了金属窗以屏蔽电磁信号,设计做工很是严谨。

1.jpg (29.5 KB)

1.jpg

TOP

另外,从一个很小的细节设计也可以看出Edge E30并不是一款单纯的廉价笔记本,即Edge E30螺丝扣全部使用金属帽,这在低价笔记本中是很难看到的。

2.jpg (41.05 KB)

2.jpg

3.jpg (55.78 KB)

3.jpg

TOP

不过,Edge E30省却导流孔设计,这一技术在经典ThinkPad上很常见,可以防止一般泼溅,以保护笔记本安全。

4.jpg (57.47 KB)

4.jpg

TOP

●接口基本完备 布局一般

Edge E30接口设计方面,并没有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改变。从接口数量来看,Edge E30基本完备,不过布局合理度并没有特别有优势。

Edge E30左侧接口包括散热孔、VGA、HDMI接口、RJ-45网络接口及USB接口等。其中RJ-45网络接口过于靠前,会使得用户桌面异常混乱,这种设计不甚可取。

1.jpg (28.31 KB)

1.jpg

TOP

Edge E30右侧接口包括DC电源接口,USB接口(两个),耳机接口及SD卡槽等,其中USB接口稍稍靠前,可能会妨碍鼠标操作

2.jpg (23.26 KB)

2.jpg

TOP

Edge E30前端未设计任何接口,原因是前端呈斜面设计,并在斜面上设计了一对扬声器,无法设计其他接口。

3.jpg (22.01 KB)

3.jpg

4.jpg (23.52 KB)

4.jp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