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池使用的几点争议详解
随着笔记本电脑的逐渐普及,关于笔记本电脑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随之而来,在各种媒体上争论最多的要数笔记本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有些文章说是笔记本电池使用个人心得,有些则自称专家指导,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争论众多。
笔记本使用研究经验总结:
争论1:新电池的激活
观点1:才买的新电池里都会有3%的余电,把电池里的余电用尽,直至关机,然后再用外接电源充电。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激活电池。
观点2:不需要对电池进行10几个小时的充电来激活电池活性,按照正常的充放电方式进行激活。
建议方法:赞同第二种观点,根据掌握的资料表明电池的激活工作应该都在工厂内完成了,笔记本电池出厂时带的少许电量是为了避免自然损耗给电池带来损害。电池的激活应该是在没有保护电路的情况下进行,可锂电池电路本身带有保护电路,这块电路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电池的过度充放电,一般电池在充满以后,充电的指示灯熄灭时候,电池就充不进电了,那么你再把电源插头插在上面对电池进行充电还有什么用呢?可以从电池的状况上就能看出电池有没有充电,另外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判断出电池有没有在进行充电,电池充电的时候都会有发热现象,当电池充满后一个小时(电源插头不拔),你再去试试电池,看看电池还热不热?结果肯定是冷冰冰的,因为电池不在充放电状态当然不发热。笔记本厂商在出厂时都会建议让新电池充电10小时以上。可能就是这句话让有些用户产生了第一种错误的观点,笔者对此的看法是,应该是笔记本厂商考虑到有些新用户在新电池使用时候并不能完全掌握充电技巧,干脆直接让他们充十个小时,所以这应该是商家的权宜之策。
争论2: 外接电源时是否拔下电池?
观点1:使用外接电源时应将电池拆下。
观点2:使用外接电源时不需拆下电池。
建议方法:其实电池是否拆下来,矛盾主要集中在使用外接电源时电池是否充电这个问题上来。要知道,电池的充放电次数直接关系到寿命,一般锂电池设定的充放电次数是固定的,充电次数只有400-600次,经过特殊改进的产品也不过800多次,每充一次电池就向退役前进了一步。第一种观点无非是怕使用电源时,电池放在上边会进行充电,不仅增加充电次数,而且会造成过充。第二种观点认为充满电的电池放在电脑上,在使用外接电源时不会再充电。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不过也有错误的地方。因为这只是个别人发表的看法,并不是十分全面,经过调查,现在很多笔记本厂商都考虑到电池的易损性,并在产品中加入了对电池的保护技术,因而不同品牌笔记本电池相应的充电保护技术就不同,像一些大的厂商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如:原来的IBM、惠普、康柏、东芝等。其中考虑最周到的是惠普,惠普的笔记本电脑能够检测电池放电情况,只会在电池电量低于95%的时候才会自动进行充电。这样能对电池起到很好保护作用,现在不少其它厂商也纷纷效仿。所以像这样的电池,你在使用的时候就不需要拔下来,因为只有当电量低于95%的时候它才会充电。不过即使这样,如果你是长时间使用电脑时,还是将电池拆下来比较好,因为笔记本长时间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的伤害。不过另外一些“小品牌”的笔记本电池,可就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因为它电池里边就没有采取保护技术。像我的个别朋友使用的某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如果充满电的电池放在上边,在使用外接电源时肯定要先充一下电,因为电池存放时都会有损耗,不可能达到100%,而只要不是100%,电源接上就充电。 每次外接电源接入就相当于给电池充电一次 ,虽然只是充了一小会时间。所以建议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根据自已机器的情况而定,查看一下笔记本说明书,选择在使用外接电源时是否将电池拆下。
误区一:本本的锂电池使用时要用尽充满
如果是使用镍氢电池,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电池的记忆效应。但是对于锂电池,照搬照抄过来维护并不合适,反而会有损害的可能。因为过度的充放电会急速消减电池的活性。
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用刻意充电到100%,用到电量耗尽,自动关机才罢的维护方式,一般用到10%左右就要开始充电,充电98%左右就可以停止充电,这样并不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选择每2个月左右用软件对电池进行一次校正,使得保护电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误区二:电池不用时最好取下,避免过度充电
其实,过度充电的问题对于一块设计良好的锂电池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锂电池有保护电路。当充电指示灯熄灭时就说明没有进行充电了。
电池的充电次数直接关系到寿命,一般情况下,锂电池充放电次数是固定的,一般是500次左右,最多也不会超过800次,很多厂商考虑到电池的易损性,因此增加了电池保护电路,在不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是不会充电的。
不过,由于锂电池在过热的环境下,老化速度会加快。因此,夏天太热时,如果经常不使用电池,可以考虑取下来,防止过热造成的损害。
误区三:电池需要充满电或者放光电来保存
对于本本使用的锂电池来说,无论是充满电还是放光电,都是不正确的。放光电保存时间过长,会令电芯失去活性,甚至导致控制电路保护自锁而无法再使用。充满电保存时间过长,会带来安全隐患。合适的处理方法是放电30%、40%左右保存。
误区四:进行校正可以提升电池容量
对锂电池进行的校正,是指当电池的实际容量和控制电路中的纪录容量不一样时,对电池进行一次深度充放电操作,让控制电路刷新纪录,使之接近电池的实际情况。不过最终来说,校正是令电池的真实容量呈现出来,消除偏差,并不能增加或者减少电池容量。有用户看到自己的电池电量减少了,借助软件进行校正,希望获得增加的电量是没有来由的。
误区五:电池使用得当,会在某一段循环范围内出现最佳状态,达到最大容量
如果是镍氢、镍镉电池,使用得当,定期维护,会有可能某个循环点上,达到其容量的最大值(出厂容量为1000mAh的镍氢电池在循环100次后,容量有可能达到1100mAh)。
然而,如果是锂离子电池,这种循环的峰值现象是不存在的,其容量的表现为循环一次少一次,从未出现过容量回升的现象。
误区六:两个标称容量相同(例如800mAh)的电池来说,如果一个实际测得容量为860mAh,另一个为805mAh,那么860mAH的就一定比805mAh的好。
一般而言,不同型号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越高,使用时间也就越长。一般来说,容量越高就越耐用。但对于两个标称容量相同的电池却未必。因为实际容量高的电池,很可能在电极材料中添加了用于增加初始容量的物质,减少了用于稳定电极的物质。结果循环了几十次之后,容量高的那块迅速衰减,而容量低的却依然坚挺。有些厂商为了缩减成本,扩大销量,往往就采用了这种手段来生产高容量电池。用户在使用半年后就会发现工作时间大为缩短。总之,提高容量的代价就是牺牲循环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