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其他] 回顾IBM的经典X

X系列的前身

X系列是市场上IBM笔记本中最轻薄的一款产品,采用了底座分离式设计,充分减轻了机身的重量,成为移动办公一族的首选。ThinkPad X系列中的X为extreme,即为“完全”移动。在2000年,市场细分,X系列是由原先的570系列与240系列发展而来的,将这两款机器的优点带进了X系列的设计思路,并完全抛开原来的外观模式,重新设计,但从底座分离可以看到570的影子,由于570的13寸屏和240的10.4寸屏对于便携性这个的感念来讲有些大,而且12寸屏是个发展趋势,因此将X系列的屏幕尺寸定在了12.1'XGA,在保证了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又能拥有不错的移动性。

IBM 570系列笔记本

第一台X系列是2000年推出的X20,它采用了低电压的赛扬500/P3 600的处理器,在保持强大性能的同时又能够增加电池使用时间。和T2x一样,X20也开始出现了Ultraport接口,可以用来安装摄像头、蓝牙、麦克风等等设备,不过由于X20(包括以后的X21/22/23/24),在主板上集成了64/128M内存,使得X20/21最大支持内存只有320/384M,而X22/23/24因为主板芯片组的变化,可以最高直支持到640M。

         X20/21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除了处理器频率不一样之外,其他部分都是相同的。比较遗憾的是,IBM在设计X20/21时并没有将1394和红外接口内置于机身,比较出乎人们的意料,不过总体来看,X20/21是相当成功的,并为后续产品奠定了相当好的基础。

TOP

2002年,IBM发布了X22,起初人们认为和X20变X21一样,只是主频的变化,但是实上,IBM对X22的主板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且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图拉丁P3m处理器、搭配以830MP芯片组,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显示芯片从原来X20/21的ATI Mobolity Rage大跨步到ATI Mobility Radeon,这在当时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因为在同一时期,昂贵的T23也仅仅采用了S3 Savage IXC显示芯片。但由于X22(包括X23/24)采用的ATI Mobility Radeon的显存是SDRAM而不是DDR,因此带宽受到了制约,同时也不能完全发挥出AGP4x接口的实力。 显示芯片进行革新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较高耗电量不得不让经常移动办公的人们头痛,但是将电池容量增大后,情况就好转了许多。而起X20/21所没有的1394和红外在X22上也出现了,并且从X22开始,就有了IBM沿用至今的内置无线网卡天线,可以随意将网络设备进行扩展。

        X22因为出色的性能和及十分适当的售价成为了一款经典机型,其实和T23一样,是在使用了新主板芯片组后成为了经典,并且现在二手市场里的X22仍然销量很好。

TOP

X22之后很自然就是X23,X23比X22增加了蓝牙模块,同时在部分机器上使用的是超低电压处理器(ULV),而X22是使用的低电压(LV),而且将处理器主频适当地提高。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改进。X23与X24在市场上很少能够见到,主要是因为这两款机器产量比较小,而且相对于X22,只是换汤不换药,无非是提高CPU频率,其实是因为IBM想到了便携商务性笔记本最重要的是电池使用时间,之后才是性能,而X22/23/24的推出有些和T2x系列定位重合,以至于经常有人问,是买X22还是买T23,这里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那个ATI Mobility Radeon显示芯片。

TOP

X30的出现让喜爱X系列的人大吃一惊,因为它并没有继续采用Mobility Radeon显示芯片,并且将主板芯片组改为830MG,也就是集成显卡。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但最后得出的唯一一个原因就是:省电。的确,便携商务机需要的不是显卡的性能,最重要的就是电池的使用时间,要购买便携商用机,那么显卡性能几乎可以成为忽略的选购因素。

         X30相对于X22/23/24有以下几点改进:第一是左切角设计,这是自30系列(R、T、A30)开始统一的设计风格了;取消了UltraPort,增加了并口(打印)口。这也是30系列开始的统一改变,UltraPort主要支持的设备有CF扩展、数码摄像头等设备,数码摄像头进行视频会议还是很有好处的,而且这个设计也确实不占地方,实在不知道IBM为何要取消这个设计,也许他们觉得这个设计比较摆设,能用到Ultraport设备的人很少。在主机上增加打印口,X30能够在保持和之前X系列大致相同的重量的情况下增加这个接口,就当是这个和Ultraport抵消了;双内存插槽。改良之后的X30主板拥有两个内存条插槽,支持目前最大512MB的单条内存,总共可以扩展到1GB的内存,足够应付绝大多数的应用需求了。尽管X22/23/24也采用830芯片组,但上面说过,有一条128M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只预留了一个内存插槽;采用830MG芯片组。830MG芯片组性能和830MP是一样的,但集成了显示子系统,3D性能与T23的S3 Savage IXC 16相近;全新设计的X3 UltraBase。把UltraBay2000/Plus驱动仓设计到右边,这是一个和现时的TRA系列相适应的一个人性化设计,因为T2x、A2x都将UltraBay2000设计到了右手位,这样在通过UltraBay2000扩展外设的时候就方便多了;全新设计的外挂电池可以通过底座相同的接口加挂,使得X30可以获得最大8小时的续航时间。但是在X30上没有加入USB2.0接口,其实可以这样说,X30只是一个跳板,因为X31将改变更多。

TOP

IBM的X31,在上市之前就让不少喜欢X系列轻薄便携机的朋友充满期待,虽然外观和上一代X30一模一样,但是整个内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X31成为了集成众多移动技术的新产品,采用了迅驰平台(有些型号的X31不是迅驰技术,因为没有安装无线网卡或者采用了三频网卡),还采用了USB2.0接口,并且在显卡方面有所突破,抛弃了X30时代所采用的集成显卡,转而采用了ATI Mobility Radeon显示芯片(此芯片不同于X22/23/24的显示芯片),并且采用了新的显卡引擎,显存采用了16M DDR ,比以往的ATI Mobility Radeon性能有所提高,但是还是无法和主流的ATI Mobility Radeon 7500或9000相比,X31摘掉了X30 3D性能较差的帽子,更是难能可贵的是,X31在提升性能的同时,还保证了良好的电池使用时间。X31从发布到现在一直是IBM的热销机型,尽管有发热量大、机器某些部位用料不足容易产生的断裂之外,整体还是相当出色的。

TOP

但X31在现在12寸屏笔记本产品中仍然是比较重的,而且许多人日常办公只是进行文字处理、上网,并没有其他的操作,X31的配置对于这些应用显然有些浪费,而且X31的机身有些厚,如何能将X系列做的更小巧,便携性更强。04年12月4日,IBM发布了一款型号为X40的笔记本,大家第一感觉就是X31的升级版诞生了,但将X40的配置单拿到手后,才发现X40的设计已经将“更薄”作为设计的重点,重量上达到1.23kg,而将性能放到了第二位。从外观上看,体积比x31更为纤巧,可以看出外观机体架构作了重新的设计,为了追求更轻的重量,采用了超低电压版的CPU,使用1.8寸小硬盘。X40就是IBM史上最具便携性的笔记本产品。

         X40其实是X系列的一个分支,对于用户的不同需要, x31和x40在配置上和体积重量上完全不是一个比例,这两款产品将同时存在于市场一段时间。X40是以便携为主而忽略性能,X31是性能与便携兼顾,但不管怎么说,相对于IBM其他系列的笔记本产品而言,X系列在轻薄和体积方面做到了极致,同时在规格配置指标方面,并不是非常的高。同样技术条件下,IBM更多考虑的是Thinkpad X系列笔记本带给使用者的便携性能

TOP

我喜欢,顶个
X61S 7776-A4C
X61 7674-FS1
x61 7673-DB8
x300 HC2

TOP

写得不错,怎么没有后续了

TOP

后面的没有。。不是很全面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