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推荐]笔记本PCMCIA卡的知识与导购

对于台式机来说要想为其扩充功能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于笔记本来说就是一件比较伤脑筋的事了。不过笔记本所独有的PCMCIA插槽(俗称PC卡插槽)多少弥补了这个缺陷,这也可以说是笔记本扩充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那PCMCIA是怎么来的又什么东东呢?   PCMCIA名称的由来:   PCMCIA是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的缩写,创立于1989年,负责为“PCMCIA设备”制定标准。其成员包括Intel、AMD、IBM、Compaq和TI等500多家国际知名公司并在不断扩大中。     在最初PCMCIA是由Poquet计算机公司(现在是FUJlT-SU的一个部门)的Nell Chandrs最早提出的,原意是为Poquet的计算机提供内存,并在Nell Chandrs的不懈努力下制成了一个独立于给定平台之外的插入式内存产品——这就是最初的PCMCIA产品。   不过当时的PCMCIA还没有得到如IEEE或ANSI这些官方协会的认可,但是它确实在如下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准则:卡的物理细节,插口的物理和电气细节以及平台、系统软件和卡之间的交互作用。因而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踊跃地加入到PCMCIA中来,慢慢地就使这些准则就像是标准了。产品也开始从单一的内存扩展到众多的应用领域,包括多种类型的RAM内存、预编程ROM卡、Modem、声卡、软盘控制器、硬盘驱动器、CD-ROM和SCSI控制器、全球定位系统(GPS)卡、数据采集卡、LAN卡、传呼机等等。PCMCIA卡的分类:   当前PCMCIA卡有Type I、Type II、Type III三种标准,它们的长宽都是85.6×54mm,只是在厚度方面有所不同。Type I是最早的PC卡,厚3.3mm主要用于RAM和ROM;Type II将厚度增至5.5mm适用范围也大大扩展包括了大多数的modem和faxmodem,LAN适配器和其它电气设备;Type III则进一步增大厚度到10.5mm这种PC卡主要用于旋转式的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而按照其位宽分可以为16位和32位,而应用了32位新技术通常叫CardBus它主要是用于要求高带宽的传输界面(例如USB2.0、IEEE1394、IDE等)。   高版本的PCMCIA卡接口一般都可以很好地兼容低版本的卡。也就是说一个Type I插槽只可以插入一张Type I卡;一个Type II插槽可以插入一张Type II卡或一张Type I的卡;一个TypeIII的插槽则除了可以插入一张Type III卡外还可以插入两张兼容的Type I或Type II卡。
大富豪~拼命

PCMCIA的发展史:   PCMCIA是计算机史上最早的即插即用接口,它允许用户随意地在系统上加入或去除硬件资源,且不需要重新启动或关闭主机。但事实上,正如每样新事物的发展总要时间一样PCMCIA并没有一下子就完全做到这些,而且当时的制造商也还没有一种大家认同的工业标准,加上许多其它的因素使早期的PCMCIA并不能得到多少人的认同。   直到1990年6月,PCMCIA标准的第一版诞生情况得到了改善。在正式的第一代产品中,还没有卡和插口服务程序也不支持I/O操作,而是由供应商根据不同的平台提供驱动模块,而平台供应商则提供一张清单,列出那些经测试表明能在他的平台上运行的卡。但是,每次平台版本、操作系统或卡的修正,都有可能给兼容性带来严重的问题。   在众多厂商的共同努力下1991年9月又诞生了PCMCIA 2.X版的产品,符合该规范的产品都支持“卡和插槽服务”(Card and Socket Services)软件规范、ATA和AIMS规范(ATA是“AT附件”的简称,涉及PC卡上的IDE驱动器接口;AIMS则是“自动索引海量存储”的简称,是一种在PC卡上保存图像和多媒体数据的标准,通常用于照/摄像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API标准,使原有应用不变即可以对下兼容以前的产品,并涉及了I/O。这个版本的推出就如同打开丁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样使PCMCIA产品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并提供了良好的兼容性,开始逐渐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同。   随着应用层面的不断深入,PCMCIA又推出了新的规范“PC Card Specification”(PC卡规格),即PCMCIA 3.0,提供更广泛的应用方向,提供了对DMA(直接内存存取)、更高速多媒体应用、即插即用、多功能卡以及CardBus的支持。这一版本也允许使用更节省能源的3.3伏的逻辑电压来设计PC卡和系统。并在近两三年期间又在3.0的基础上相继推出支持更广泛的PCMCIA 4.0及5.0,使PCMCIA的产品更为丰富。而支持CardBus的PCMCIA卡也是我们现在笔记本中被广泛使用的标准,这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大富豪~拼命

TOP

CardBus对PCMCIA总线结构进行了重新定义和改进,但仍可回复到以前在第1和第2版制订的标准。CardBus的主要目的是将PCMCIA总线扩展到更高的速度,以便连接功能更强的设备,并提供对32位I/O及内存数据通道的支持。它包括了一个新的屏蔽总线连接器,且不可将CardBus卡插入为2.x或更老版本设计的上一代系统。在CardBus的技术,它在原有的标准中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但又完全兼容原标准的产品,最为重要的是它有一条32位的数据通道、总线控制能力、支持多功能PCMCIA卡和支持低电压(3.3V或更低)产品。     CardBus接口有着最为出色的工作能力。由于它支持32位的复合数据和地址,使CardBus的传送速度可以支持USB 2.0和IEEE1394等高带宽的界面,这就比使用16位卡的接口快了很多倍,当然将CardBus接到16位总线结构的主系统是感觉不到速度的增加的。 PCMCIA卡的认识与导购指南   CardBus还被设计成在高强度工作环境下使用,总线控制能力就是这种高强度的体现,它使中央处理器摆脱总线控制,而转移到其他处理过程,这大大增强了机器的处理能力,对多任务环境更是个强有力的支持。     但是要使用CardBus方式,适配器必须要么支持PCMCIA 2.X版的卡,要么支持CardBus卡。系统的一个检测算法利用适配器来确定所安装卡的类型,并把这个信息传送给卡服务程序,后者利用插口服务程序来确定PCCard是否能获得支持,还确定哪个交互协议应该被激活。为防止损坏卡,上电须在卡的电源分析之后。如果卡需要3.3V,而系统只能提供5V,则系统软件经用户接口发出一个信息:卡不能使用。     所有CardBus的PC Card都工作在3.3V或更低,一个和CardBus兼容的主系统必须有能力提供这个电压。CardBus同样也提供很强的电源管理功能,诸如时钟频率控制和远程响应。在CardBus方式中插口是常闭的,直到卡插入后才打开。     CardBus同样也支持多功能卡,每块CardBus卡最多可包括8种功能。这意味着你的LAN适配器可用于Fax modem、声卡和数字加密处理器等等。   虽然到现在为止PCMCIA设备也都只还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设备上,但在国外已经有一些厂商已经开始考虑为桌面机装备PCMCIA从而使桌面机变得更轻巧,也有一些PCMCIA转PCI的产品推出。相信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这些大胆的设想也会得到最终的实现,PCMCIA也会随之渗透到更多不同的应用领域。     在PCMCIA设备的选购上,笔记本用户当然是按需选购,但要注意的是要认清你的笔记本所支持的PCMCIA卡的类型,上面我们写详细讲了:也就是说一个Type I插槽只可以插入一张Type I卡;一个Type II插槽可以插入一张Type II卡或一张Type I的卡;一个TypeIII的插槽则除了可以插入一张Type III卡外还可以插入两张兼容的Type I或Type II卡。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笔记本支持TypeIII的PCMCIA卡,那你三种类型的PCMCIA卡都可以使用,但如果你的笔记本只支持TypeI或TypeII型PCMCIA卡,那你就只能选择对应的PCMCIA卡的扩展设备了。在购买时一般可以携带笔记本电脑去购买,认清支持的设备,一般PCMCIA卡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当你检测的的时候可以直接插入你的笔记本电脑的PCMCIA卡中试试,它应该会自动识别出你的PCMCIA卡设备的。这样一般就不会有问题了。
大富豪~拼命

TOP

记得以前在计算机词典里看到的PCMCIA 被解释为lus Code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dapter(脉码调制通讯接口适配器),个人觉得楼上的说的更有道理些

TOP

shi         a


ding

离开了涛声,回到了车水马龙的都市,听声浪阵阵~

TOP

好文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