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接下来继续发图片,心得只有慢慢写了!

IMG_5529_调整大小.JPG (174.93 KB)

电池的特写

IMG_5529_调整大小.JPG

IMG_5532_调整大小.JPG (153.79 KB)

序列号

IMG_5532_调整大小.JPG

IMG_5537_调整大小.JPG (82.32 KB)

终于开始启动

IMG_5537_调整大小.JPG

IMG_5539_调整大小.JPG (160.51 KB)

进入界面的时间有点长

IMG_5539_调整大小.JPG

IMG_5540_调整大小.JPG (80.34 KB)

进入界面后

IMG_5540_调整大小.JPG

IMG_5541_调整大小.JPG (61.84 KB)

联想的标志

IMG_5541_调整大小.JPG

01_调整大小.GIF (58.65 KB)

进入界面后,可惜博扬给我装的Tablet PC版本的XP

01_调整大小.GIF

02_调整大小.GIF (62.16 KB)

电池的详细信息

02_调整大小.GIF

04.JPG (145 KB)

没有消灭某些启动项之前,内存占得有点厉害。幸好我有3G的内存

04.JPG

05.JPG (111.73 KB)

改变启动项之后的,内存减少了很多

05.JPG

看了很久,终于决定加入了!

TOP

现在终于把图片缩小了,继续上传!

这些是当时拍的,与大家共享吧!

[ 本帖最后由 laoxiongmao 于 2008-2-20 20:20 编辑 ]
看了很久,终于决定加入了!

TOP

欢迎新文章

TOP

原帖由 liu2005 于 2008-1-28 11:24 发表
外壳的那个右上标签时什么的?

能源之星的标志!
看了很久,终于决定加入了!

TOP

外壳的那个右上标签时什么的?

TOP

顶楼主  支持  期待后面的精彩图片

TOP

继续
  如果你对LINUX下面的分区不熟悉,不知道什么是./     什么是./boot之类的东西,直接使用下一步即可 00192.jpg   

这部应该注意!

这是选择是否安装Grub安装在硬盘上,如果选择不安装,那么对生手来说,有时候有点困难;选择安装Grub以后,你将来如果不喜欢LINUX,必须编辑修改Grub启动菜单。我的建议还是装上吧。 00193.jpg

  若选择LINUX(在这里就是Fedora 8 )作为默认启动选项,就不管它;若选择XP启动,则把“Other”勾上,点“编辑”然后选一个名字,比如我选的是“WINDOS  XP”,少了一个“W”哦!




这是设置时区,很简单的。建议你不要选择“系统时钟选用UTC(S)”,否则你将发现与你所处的时区不相吻合——毕竟那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00194.jpg



这个是必须设置的“根密码”,也就是管理员密码,相当于WINDOWS的Administrotar密码。在LINUX中,一般不使用这个密码,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用——一定要记牢,否则可能会出问题的哟! 00196.jpg

这个是选择安装的软件,一般选“办公”即可,如果怕出问题,把“软件开发”选上吧,省得需要时叫你插入光盘。 00232.jpg


点击“下一步”,不要把安装光盘取出。 00233.jpg

然后开始安装,你可以去休息一会儿。它不需要你的干预 00236.jpg 00234.jpg 00238.jpg



安装完成,开始设置

设置时间 00240.jpg

设置普通用户,也就是你经常使用的用户 00241.jpg


启动时的详细情况 00202.jpg 00207.jpg

登录界面 00242.jpg

终于进入桌面了 00245.jpg



通过有线网络打开网页 00244.jpg


使用无线网络 00246.jpg

[ 本帖最后由 laoxiongmao 于 2008-2-21 21:43 编辑 ]
看了很久,终于决定加入了!

TOP

7、关于在X61安装LINUX

因为我一直使用LINUX,除非使用网上银行之类必须使用IE浏览器的环境,才切换到XP系统。我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我老婆及家人的电脑水准有限,而在WINDOWS环境中,一上网或者使用U盘之类的移动介质,很容易中毒。更别说修改了软件的设置。所以我使用LINUX。


下面说一说在X61安装LINUX的问题!如果对某些喜欢自由和开源软件的朋友有所帮助,就最好不过了。

但是我不是、不愿也不能当LINUX的传教士!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如果你是LINUX的新手,请阅读下面这个连接
http://wiki.ubuntu.org.cn/index.php?title=Linux%E4%B8%8D%E6%98%AFWindows/zh&variant=zh-cn#.C2.A0.21.3D__.28Linux.E4.B8.8D.E6.98.AFWindows.29
根据GPL,任何人都可以引用。
当然我们应该提到Derived work,是他写的这篇文章!这是原文的地址http://linux.oneandoneis2.org/LNW.htm,若英文过关,看原文比较好。



说了这么多废话,现在进入正题。一直以来,LINUX在桌面的应用一直不是很令人满意,笔记本更加差了,原因众所周知。我在原来的电脑上最初使用Redhat 9.0简直是一种折磨,显卡和声卡都有问题。后来升级到fedora core 6简直是一种享受。在拿到x61以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安装Fedora 8。结果虽然曲折,但是还是令人愉快的。


以下是光盘安装Fedora  8、安装WINDOS  XP双系统的情况下

   安装之前,你需要做几件事情
     a、去下载一个ISO镜像文件——LINUX不存在正版不正版的说法。
     b、然后刻盘,若在你windows下,使用nero,选择刻录“镜像”文件
     c、备份好你的数据,不管是新手和老手都建议你这样做。
当然你可以选择硬盘安装,但不推荐第一次玩的人用这种方法。
     d、分一个区,可以先不格式化(不管是FAT32还是Ext2、Ext3)备用,须大于2G,建议选择10G左右比较好。


[ 本帖最后由 laoxiongmao 于 2008-2-25 20:35 编辑 ]

img_5608.jpg (75.01 KB)

选择第一项,是图形模式;第二项是文本模式;其他的大家都应该认识。然后敲“回车键”。需要说明的是,这张

img_5608.jpg

00188.jpg (47.25 KB)

建议新手选择Media Check,原因我是当时未了节省时间,跳过此项,结果安装后启动很慢。从新安装

00188.jpg

00189.jpg (44.75 KB)

检查成功!然后继续“回车键”,语言选择“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键盘选择“US(美式)”

00189.jpg

00191.jpg (41.75 KB)

这步最关键!一定要选择第三项“在选定的驱动器中的空余空间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

00191.jpg

00192.jpg (61.24 KB)

就是红色的这个分区。

00192.jpg

看了很久,终于决定加入了!

TOP

6、原装软件的使用体会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很有、论坛甚至媒体都有意无意的诱导新加入的黑友。建议格式化系统、重新分区,重新安装所谓的“番茄花园版”“电脑公司版本”之类的XP。以前我也曾经这样干过。后来完LINUX,试用MAC,发现这两种系统对于系统分区的态度都很怪异。前者把所有的硬盘都看成一个个文件,分区不分区意义不大——对于SWAP(相当于Windows的页面文件)建议分区——大多数时候LINUX自动帮你分了。后者更不分区,你去看看Apple的系统,整个硬盘都是它占有,根本不分区。
   这可能是Thinkpad 和HP一直坚持不分区的原因之一吧。

  说了这么多,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有重要数据,分区不分区都不能保证不丢失和损害;如果你有重要的资料,你还是保存在其他介质上吧。光盘、移动硬盘和U盘都可以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




关于Thinkpad原装软件,我建议你还是保留吧。这些软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易用性都十分有好处的。对我有用处的软件有
   a、Access  Connectons Access  Connectons.JPG
      这个软件快速在不同网络环境中切换,必要时也可以与Thinkpad的笔记本建立对等社区(不需要路由中介,直接使用无线网卡建立对等关系,可以上传东西,共享上网和玩游戏),另外管理蓝牙也可以。
   b、Rescue and  Recovery  (R&R) R&R.JPG
   这个软件的用处更大。在备份的时候可选本地硬盘(如果你的硬盘只分一个区,比如C区。它一样也可以把数据备份在C区上。当然,如果你分区以后,备份在其它分区上,更不在话下)、CD/DVD、USB硬盘、U盘和网络上。当系统无法启动的时候,直接按ThinkVantage,按照提示可以选择恢复系统还是恢复某个文件。如果你不正确分区,可能会破坏它!
  以前被人诟病的压缩率低的问题,在新版本上也有改进。



后面会说到,因为我的疏忽,结果导致第一次安装Fedora 8后启动有问题。当时使用Rescue and  Recovery  (R&R)恢复系统(恢复到出厂状态)。

重新启动系统,按ThinkVantage;若无法从硬盘启动,可选择重光盘启动(一次放入Rescue and  Recovery  启动盘,然后根据提示放入数据盘)。根据提示逐次操作,如果你选择恢复到出厂状态,整个C区(如果你使用过分区软件没有破坏R&R,且立即使用R&R备份过,那么恢复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恢复C而不破坏其他分区的数据)或者硬盘的数据都会被删除,比如我,下面的图片你可能很熟悉;
如果你选择挽救文件,那么数据不会被破坏,且多半能挽救你的数据!

下面的图片省略了启动R&R的图片己选择恢复项目一段!——我是从光盘恢复的。
  开始复制文件 00208.jpg
  处理中
  恢复正式开始 00211.jpg
  复制文件完成,重启 00213.jpg
  重启后,开始解压,速度慢得有点难以忍受哦 00214.jpg
  解压中,慢哪 00216.jpg
  终于快要结束了 00218.jpg
  接近完成,但是还没有完成 00220.jpg
  完成 00219.jpg
  

  c、System  Update

System  Update.JPG
     如果你很懒惰,或者你不知道需要更新那些软件。比如升级BIOS,建议你保留此项软件,但你最好有思想准备——它的速度简直无法忍受。希望以后改进吧!把服务器放在国内,可能要快一些,谁知道呢?也许电信和网通将来不设壁垒的时候才能快。

[ 本帖最后由 laoxiongmao 于 2008-2-21 22:22 编辑 ]

00210.jpg (51.62 KB)

处理中

00210.jpg

看了很久,终于决定加入了!

TOP

5、硬件部分
    AN6原装已经能满足需要了。毕竟,1G的内存已经是主流水准了。但是现在内存是白菜价,忍不住升级了一条2G的KINGSTON内存。1G的不划算,一般的笔记本只有2个DIMM插槽,升级到2G(1+1)实在是太可惜了——我又犯了老毛病!

但是升级以后,确实性能提升明显,且双通道自动打开——不必担心不同品牌和容量无法打开双通道了。当然INTEL相对于AMD来说,双通道的意义不那么明显。

[ 本帖最后由 laoxiongmao 于 2008-2-21 22:28 编辑 ]

cpu.JPG (135.01 KB)

CPU信息

cpu.JPG

m.JPG (118.4 KB)

总的3G内存

m.JPG

dimm1.JPG (124.7 KB)

一条1G的原装

dimm1.JPG

dimm2.JPG (118.1 KB)

2G的是KINGSTON,可惜在CPU-Z上看不出来品牌。

dimm2.JPG

mothbord.JPG (133.2 KB)

主板信息

mothbord.JPG

看了很久,终于决定加入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