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迅驰2六大技术详细解析!!!

迅驰2为我们带来了那些新技术?
    尽管之前英特尔公司一直保持着相当低调的态度,并且发布时间一拖再拖,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最后一个月的到来,这套令我们关注了多年的新一代迅驰平台终于亮相了。
    很多年么?也许你会问:上一代迅驰平台不是刚刚推出一年么?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英特尔PM965芯片组以及英特尔4965AGN无线网络模组不是构成了“迅驰4”SantaRosa平台吗?的确,目前市面的多数主流笔记本产品都搭载了这套SantaRosa迅驰平台,不过它的真名并非我们口中或卖场中所吆喝“迅驰4”,因为真正的迅驰2代移动计算平台——Montevina,才刚刚走出英特尔实验室来到我们面前。
    不过,虽然迅驰2代平台的推出在我们口中只是上面简简单单几句话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套英特尔公司最新推出的移动计算平台的确凝聚了半导体及其他众多制造工业的技术结晶。而我们在这里写下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让大家能够通过本文,了解这个平台所包含的众多技术和特点。同时,借此向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工作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回归正题,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迅驰2代平台带给我们或者说我们的笔记本什么改变的话,编辑认为,与之前英特尔公司任何一代新品都相同,那就是:速度的提升!也许大家并不能立刻与这句话产生共鸣,但回望电脑从诞生到现在走过的这短短几十年历程,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运算速度,都发生了几何级的增长。可能你并没有敲击DOS提示符或者在320 x 240分辨率256色条件下玩《仙剑》的经历。但相比于Windows XP,Windows Vista所带来的强力视觉冲击绝对令你难忘。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硬件配置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的。而从笨重的台式机到轻薄的笔记本,同样也是如此。
    好了,闲话少说,今天的主角依然是英特尔迅驰2代移动计算平台。因此在本文正式开始之前,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平台带来的几大全新技术。
   ·45纳米芯片技术虽然在年初就已经与我们见面,但考虑到它的最佳搭档仍然是全新的迅驰2平台,因此本文仍然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Cantiga GM45/GM47/PM45北桥芯片组作为整个迅驰2架构的基础,绝对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编辑自然也会对其进行剖析。
   ·WiMAX/WiFiLink 5000系列无线网卡可以说是迅驰2平台与之前或者其他移动平台最大的不同之处,802.16无线宽带协议的支持开创了全新的无线互联标准,让无线上网更加畅通无阻。
   ·SSE4指令集是英特尔45纳米处理器新加入的一套指令集,该指令集在视频高清解码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流畅的影像体验。
   ·DDR3代内存的出现无疑是存储传输速度的又一次飞跃,而迅驰2代移动计算平台也将该技术引入了笔记本之中,让使用者可以享受到高速存储带来了的乐趣。
   ·Turbo Memory迅盘1.0虽然让我们领略到了提升硬盘读写能力的重要性,但仍然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技术,那么TurboMemory 2.0呢?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英特尔全新的移动计算平台吧!

·45纳米有多小?带给我们什么?

    之所以您在本页中看到的第一张图片是一张黑白老照片,而非什么晶圆的切割示意图或者是制造工艺提升的参数对比表格,主要是因为编辑希望能够借助纪念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Shockley William Bradford),来让大家体会到从最早的晶体管到现在的45纳米晶圆,我们的科学家们完成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首先还是来回顾一下晶体管的发展历史。1947年12月16日,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约翰·布拉顿(John Bardeen)和怀特·巴丁(Walter Brattain)成功制作第一个晶体管,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之后1950年,肖克利又开发出了双极性的接面晶体管,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晶体管。



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Shockley William Bradford)

    随着晶体管的普及,老式的电子管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同时得益于工艺上的大幅度提升,计算机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当然,随后的事情我们也就更为熟知:1965年,英特尔创办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电子杂志(Electronics Magazine)撰文预测“未来晶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将会以每年倍增的速度成长,而之后的10年将改为每2年倍增的速度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1978年,16位的英特尔8088微处理器诞生,内部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主频最高10MHz;于是,计算机的历史也由这一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回到我们本页的主题,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手中的笔记本电脑重量降低至只有几千克左右,而性能却提升了几百万倍,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切呢?显而易见,半导体工艺的提升。


英特尔45nm处理器的革新

    在迅驰2代移动计算平台搭载的Penryn处理器中,单个晶体管仅仅只有45纳米大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纳米级别的单位是我们正常人肉眼所无法分辩的,但可以通过简单的对比大致有所了解:一个针头的大小约为150万纳米,那么也就是相当于3万个左右的45纳米晶体管。而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新一代45纳米处理器的最高端产品可以达到8.2亿个晶体管数量,较上一代产品提升高达40%。

    那么是什么技术促使了处理器能够有如此大跨度的革新呢?全新的45纳米High-K金属栅极技术应该说功不可没。考虑到晶体管密度较大容易引起漏电的问题,因此全新的45纳米处理器引入了晶体管绝缘层和开关闸极降低晶体管的漏电情况,而正是这些技术促使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更为密集的方式进行晶体管的植入。


High-K金属栅极技术示意图

    对比之前的65纳米工艺产品,虽然英特尔公司已经竭力试图将传统的二氧化矽闸极电介质的厚度降低至1.2纳米,大小仅为5层原子厚,但由于晶体管本身缩至原子大小尺寸时,耗电和散热也会同时增加,从而产生额外的热量和功耗。因此如果不能够找出新替代材料的话,进一步减少厚度,会造成闸极电介质的漏电情况明显增加,成为进一步降低晶体管体积和单位面积内数量的瓶颈。

    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在大幅降低漏电情况的同时尽可能提升整体效能,英特尔公司也加入了上文中提到的High-k(铪Hafnium元素为基础的物质)新材料用以制作晶体管闸极电介质,取代了沿用已经40年的二氧化矽。而此举也令驱动电流增幅达到20%以上,在提升晶体管性能的基础上减少漏电情况达10倍以上。


摩尔定律下的英特尔技术发展

    另外,再来说说时下流行的环保概念。英特尔公司承诺自采用新一代High-k金属栅极45纳米工艺开始,英特尔未来的处理器将全部采用无铅化的设计,因此也将更加绿色环保。


即将落成的3个45纳米制造工厂带来更加环保的芯片

    那么说到这里,迅驰2代平台搭载的45纳米处理器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编辑认为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发热量和更为绿色环保四大改进最为耀眼。

    好了,编辑知道您可能已经对这些复杂的技术术语感到厌倦,那么接下来的一页就让我们直观一些,对全新的45纳米处理器进行性能的测试吧!


·英特尔45纳米T9400处理器实际性能测试

    在本页中,我们将使用迅驰2代平台标准配备的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T9400,与之前的英特尔奔腾双核T2370、英特尔酷睿2双核T5600和英特尔酷睿2双核T8100几款主流处理器进行性能对比测试,测试项目包括SuperPI运算能力考核以及CINEBench图片渲染处理性能考核。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性能方面的提升。

    在测试开始之前,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迅驰2平台搭载的所有处理器的规格情况。由下面表格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迅驰2代平台所搭载的45纳米双核处理器共由7款。其中针对高端的依然是英特尔酷睿2至尊系列,分为IQX9300和QX9100两个规格。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市面中比较常见的应该是英特尔酷睿2 T9600和英特尔酷睿2 T9400以及英特尔酷睿2 P9500,主频二级缓存由高到底拉开档次。相对入门级别的为英特尔酷睿2 P8600和英特尔酷睿2 P8400,不过主频也都达到了2.0GHz以上。


    参与我们本次评测的为上文提到的主流型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T9400,通过EVERest软件中的CPUID工具可以看到,该处理器采用的是Penryn核心,处理器ID名称为Intel Core2 Duo CPU T9400,由45纳米工艺打造,主频2.53GHz,核心电压1.150V,前端总线1066MHz,二级缓存6MB,采用了Socket 479接口。此外,处理器还集成有x86、x86-64、MMX、SSE、SSE2、SSE3、SSSE3以及最新的SSSE4.1指令集,全面支持64位操作系统,并且在高清解码方面性能出色(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详细为大家介绍)。


CPUID信息

    对这款全新45纳米处理器的信息有了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将分别使用SuperPI和CINEBench两款软件对其进行运算效能的测试,测试截图如下:


SuperPI测试勇士18秒


CINEBecnh测试结果

    可以看到这款处理器仅仅用时18秒就完成了104万位级别的运算,而在CINEBench的测试中,单、双核得分分别为2723分和5176分,处理800×600大小的8位图片也只耗费了2小时50分钟的时间,可以说运算处理能力确实有了明显提升。为了方便与之前处理器的对比,编辑将上文所述4款处理器的测试成绩进行了制表,并以柱状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4款常见处理器CINEBench测试成绩对比


4款常见处理器SuperPI测试成绩对比

    不难发现,对比早期的奔腾双核和酷睿2处理器,迅驰2代平台所搭载的45纳米处理器T9400无论是在运算和处理效能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另外,即使在与SantaRosa平台的T8100对比时,也有接近20%幅度的增加,不得不说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而通过本页的实际软件性能测试,也确实验证了前文中“迅驰2平台将带给我们更快速度”的推测。

太专业了  好多我都看不懂

TOP

呵呵  这个要等新机器出来对比评测下才知道的吧!

TOP

T61P AV9(普) 香港。比即将出现的迅驰2平台的本本  快不?

TOP

强打的帖子,对迅驰2有所了解了,但是T43是迅驰2和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智能化企业绘图系统PCCAD〓彻底淘汰你的CAD〓http://shop36548765.taobao.com

TOP

原帖由 zpeng2004 于 2008-7-15 20:26 发表
看了半小时,晕。。。。。。又一次飞跃。。。

不知道迅驰2的IBM T系列到能卖到多少钱啊~~

等待看看有没有新货吧~!!


反正不便宜~
ThinkPad T420s
>Intel i7 -2640M
>8G DDR3 Memory
>160G SSD + HDD Bracket(320G)
>NVADIA NVS4200M 1G + Intel HD Graphics
>WiFi + Bluetooth + Camera + FPR
>Windows 7 64bit

TOP

新技术总是更快、更强,发展的必然趋势。

TOP

看了半小时,晕。。。。。。又一次飞跃。。。

不知道迅驰2的IBM T系列到能卖到多少钱啊~~

等待看看有没有新货吧~!!

TOP

我真的需要这些新的技术,还是消费者一次次地心甘情愿地钻进intel的陷阱
建行业的国家队,做自豪的大唐人

TOP

呵呵 什么意思 这个是讲处理器呀  关于显卡和硬盘都有分别的报道   只要cpu出来  主板都会支持相应的显卡和硬盘的  都会大更新换代的!

TOP

返回列表